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其他新闻 > 公厕引发交叉感染,如何切断传播途径?

公厕引发交叉感染,如何切断传播途径?

2022-09-16

2022国内已有多起公共厕所人员交集导致新冠感染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粪口传播的重要性。如果不及时解决粪口传播的问题,病原体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冲厕的过程中,会溅起水花并可能产生一定的气溶胶,随着空气流动会漂浮甚至落至马桶、门把手、水斗等公共设施,而健康人员通过手等部门接触到被污染设施,将会产生交叉感染的可能。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胡国庆教授客座SIFIC平台,讲述应对新冠防控医院建筑布局的感控思考,其中重点提及:“临时改建的收治病房没有独立的化粪池,首选在病区污物间配置便盆清洗消毒机,利用热力对便盆、尿壶以及污染物清洗消毒。”

通过机器消毒可达到A0值600热力消毒标准,且全封闭式高压清洗消毒可以将菌群、病毒在腔体内杀灭,同时也避免清洗过程中产生气溶胶。因此,方舱如厕区域可建立小卫生循环。根据设计规范进行清洗消毒机的配置,规范、及时、标准化的消毒,避免职业暴露风险,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针对目前医院特定区域的厕所,我们也应当引起一定的重视。譬如: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血透室等特定的科室,对于感控需求较高的区域,做到“高规格“的消毒设立小卫生循环,根据厕所的相应要求,譬如配置便盆清洗消毒机,同样为不能下床需要使用到便盆尿壶等老人,做好提前的准备。帮助减少刷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的可能。除了规范消毒,还需做到:

1、加强手卫生,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七步法“内、外、夹、弓、大、立、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

2、利用排风换气系统,保证公共区域通风。

无论在公共场所、方舱或医院,所有人都应将预防感控为准则。真正从人-物-环境出发,打实感控防线。加强自身免疫的状况,保持平和的心态,进行适度的锻炼,提高免疫力,加强免疫屏障,从自身做起,更好地防控新冠肺炎。